導言:保平安的日常功課

在台灣民間信仰中,「初一、十五拜神明」與「初二、十六拜門口」是許多家庭與店家定期行的祭拜儀式,不只求平安,也表達對神明與好兄弟的敬意。不過,要怎麼拜?拜誰?準備哪些金紙?這篇文章一次幫你釐清!

 


 初一、十五拜神明:敬天神、求平安順利

拜拜對象

  • 廟宇神明
  • 家中主神(如媽祖、關聖帝君、土地公等)

 

準備供品

  • 牲禮,三牲(雞、魚、肉)或五牲(雞、鴨、魚、豬肉、羊肉)或素食
  • 水果(以吉祥數字為主,如三或五種)
  • 清茶三杯

     

金紙建議

  •  大壽金:敬神明
  • 九金,銀紙,甲馬 : 兵將(視信仰)

 

小知識

初一、十五是農曆每月的「朔日」與「望日」,象徵一個月的開始與高潮,是與神明溝通的吉日。 建議使用天然手工香搭配拜拜,提升誠意與香氣品質。

 

初二、十六拜門口:敬地基主、好兄弟,也別忘了土地公!

誰要拜?

  • 一般住家、家庭:拜地基主、好兄弟
  • 做生意/開店的人:多拜土地公求財運

 

拜拜對象

  • 地基主(視信仰)
  • 好兄弟/孤魂野鬼(普施)
  • 土地公(特別是店家、公司行號)

 

拜拜地點

  • 家門口、騎樓、陽台
  • 店門口、土地公廟前

 

準備供品

一般住家:

  • 零食、餅乾、罐頭、米酒、香煙等
  • 家中煮好的飯菜(牲禮)
  • 三杯茶或酒水

 

做生意者:

  • 水果、甜點、茶水、發粿
  • 三牲(或香腸、熟肉等簡化)
  • 米酒
  • 立香(延續香火)

 

金紙建議

  • 九金,銀紙,經衣白錢 : 好兄弟、地基主
  • 大壽金:敬土地公用
  • 發財金: 求財
  • 金銀紙搭配使用,象徵陰間銀兩

 

拜拜順序建議(做生意):

  1. 先拜土地公(主掌財運)
  2. 再拜地基主(視信仰)
  3. 最後拜好兄弟
  4. 先燒大壽金再燒化金銀紙,避免陰陽混雜

 

小知識

  • 初二、十六俗稱「地基日」,拜好兄弟與地基主可保平安無干擾。
  • 商家拜土地公(做牙),象徵報恩與迎財,也是累積善緣的方式。
  • 拜完的供品可與員工、家人分享,象徵「吃福氣」。

 

燒金紙的順序與禮數

  1. 拜神明的大壽金先燒
  2. 地基主、好兄弟的金銀紙,經衣白錢後燒
  3. 土地公金紙可單獨焚燒於土地公香爐(或家門外)
  4. 焚化時誠心默念祈求內容即可

     


結語:敬天敬地、福報自來

無論是祭拜神明還是普施陰靈,誠心與敬意才是最重要的核心。做生意者更別忽略與土地公打好關係。準備得當、心意到位,不僅可祈求家運順利、生意興隆,也是一種文化的延續與傳承。讓我們在這些節氣中,以香火與供品傳遞善意與祝願。

 

 

> 祭祀拜拜不麻煩,沉香亭您準備好了

>> 【初一十五敬神安家組】正錫箔大壽金+台灣飄香

>>  【初二十六招財拜拜組】台灣飄香+5種純竹漿金紙